日常生活中, 除了蛋以外, 豆類是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, 但因為豆類較不易保存, 所以也常拿來做成加工食品, 使其延長保存期限, 而加工食品通常也會含有較高的油脂和鈉。
豆類製品脂肪含量, 由低至高依序為:
豆漿, 毛豆, 嫩豆腐, 傳統豆腐, 雞蛋豆腐, 凍豆腐, 小方豆干, 豆干絲, 小三角油豆腐, 豆干塊, 五香豆干, 百頁豆腐。
想不到吧? 熱量最高的竟然是 “百頁豆腐” , 剛開始知道時, 我也嚇了一跳, 因為百頁豆腐, 看起來不具 “威脅性” , 每次買滷味時, 常常都會有它, 後來才知道原來它紮實的口感是因為加了很多油去處理的….
黃豆, 黑豆和毛豆指的都是“大豆”, 因種皮顏色的不同, 所以大豆可分為黃豆、黑豆、青豆和茶豆四種, 而在台灣較常見的大豆為黃豆。
毛豆:
即未成熟且呈青綠色的食用大豆, 而毛豆繼續長成100%
飽合的成熟大豆時, 又會因為種皮的顏色不同, 而分別成為
"黃豆" 或 "黑豆"。
黃豆:
黃豆含有35.6%的蛋白質,和一般肉類蛋白質最大的差異
在於零膽固醇, 除了直接新鮮食用以外, 通常會提煉成沙拉
油, 或加工製成豆腐, 豆干, 味噌, 納豆... 等。
油, 或加工製成豆腐, 豆干, 味噌, 納豆... 等。
黑豆:
除了直接新鮮食用外, 通常會加工製作成黑豆醬油, 黑豆茶 .... 等等。
蛋白質進食時的順序:
1. 以植物性蛋白 (豆類) 質為優先
2. 蛋類
3. 動物性蛋白質(魚, 肉)
因植物性蛋白質, 脂肪較少, 可保護心血管, 所以以植物性蛋白質為優先進食。
之前有人說蛋吃太多會導至膽固醇過高, 但後來有研究指出, 其實膽固醇是身體自行合成的, 只有較少因素是來自食物本身的影響。
水煮毛豆也蠻適合當二餐間的零食
或運動後補充蛋白質的來源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